第四十二章 醍醐灌顶

壮士且慢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书迷楼 www.shumi.la,最快更新轮回印记之弦月溯宗最新章节!

    建安十九年五月朔,是值得铭记的一天。

    这天黄昏,吕蒙的随从前来邀我去吕将军帐中饮酒。若换做是别人的酒席,倒不足为奇,毕竟闲暇之时,饮酒为乐也无可厚非。然而吕蒙其人素来是不爱喝酒的,从未撞见过他自斟自饮,更没听说过他有请人喝酒的习惯。

    此时的我很是好奇,可是像这种没边没沿的猜想是最徒劳的,我索性不去想,随着这名随从来到吕蒙的帐下。

    我掣帘而入,原来吕蒙早已候于宴前。我又用眼角的余光迅速环视了一周,发现帐中再无其他人,更没有大排筵宴的架势,唯有面前的这一张酒桌而已,桌上的菜品也说不上丰盛。我马上会意到吕子明确实不是为了闲来无事与我饮宴。

    我于是将随我一同前来的杨胜和王遵挡在外面,回头吩咐道:“我与吕将军饮酒,你俩可就守在帐外,没我命令,不得擅入。”

    吕蒙见状略微地点点头,看来是对了他的心思。只见他起身施礼,我也紧忙急趋向前施礼,又在酒桌前对视而坐。

    最开始的话题很微妙,吕子明若有若无地询问了我对张昭、孙邵、顾雍、鲁肃、潘璋、周泰、凌统等人的看法。

    我是喜好武将的,像张昭那样的文官、鲁肃那样的儒将都颇有偏见,这些人从来都不身先士卒,浴血沙场,单是凭着舞文弄墨,专攻权谋的伎俩就轻轻松松地在仕途上一路攀升,这与周泰等勇将不惜躯命,九死一生实在是大相径庭。

    我料想吕子明好歹也是武将一名,对于我偏袒武将的作答应该算是惺惺相惜。

    然而进一步地交谈之后,我渐渐发现一个规律,吕蒙每次提到某人擢升或是贬谪时,都要细数一番其人的身世。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吕蒙要讨论的话题并不是司空见惯的文武相轻,竟然是另有所指。

    吕蒙的确是个深藏不露的人,虽然年龄上小我一旬有余,可是却城府颇深。一副五大三粗的外表下,竟有相当缜密的思维。尤其是他精辟地道出我明明为东吴立下汗马功劳,明明主公孙权赞赏我的武艺,官职上却还是高不成低不就。

    我虽投东吴也将近十年,可是常年驻守在外,少在朝中,大部分文武官员,我都只闻其名,不知其人,就更别说他们的家底了。吕蒙心中却是有笔明白账,凡能叫得上名的,他都能如数家珍般地细细道来,起初我对吕蒙这方面信息的掌握程度极为叹服,直到后来察觉到几乎每个官吏都有这么一笔账时,才知道反倒是对朝廷上下漠不关心的我成了少数派。

    他滔滔不绝地与我讲述着朝中的文臣武将,不带褒贬,只是叙述。说了好长一段时间,吕蒙小汲一口酒,润润喉,放下杯子客套地说:“就岁数而论,我还要叫您一声甘兄才是啊。”他的笑容一闪即过,话锋忽转,诡秘地问道:“甘兄自投东吴之日起,兵权可有上万之时?”

    这话问得我一头雾水,先是论身世,现在又讨论起兵权?

    因为实在不好作答,于是只摇摇头,心想且听他有何见地。

    吕蒙轻笑一下,仿佛我的摇头正是在他意料之中:“我吕子明虽然不是神机妙算,但有一件与甘兄息息相关的大事我却可以准确地预见到。”

    “何事?”我迫不及待地问道。

    吕蒙有意地掉我胃口,又小汲了一口酒,他似乎非常享受我此时想知道答案的急不可耐。然后渐渐地将表情由之前的漫不经心,调整为严肃认真,他近乎是盯着我看,最后说出了一句直刺入我心窝的话。

    “所谓大将军,作为武者的最高荣耀!四百年前汉高祖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任你是奋威将军、虎牙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名字再响亮,却也都要听从大将军的指挥!大将军,是众将之王!它代表着军权的极致!它的**力令无数豪杰不惜名节,不顾生死,挣扎以求!但可否想过,将军之名,若单靠建功立业,上阵拼杀就能得到,那甘兄岂能只是个都尉?”

    吕蒙这话既是晴天霹雳,又是醍醐灌顶。想我多年出生入死都只为圆一个将军梦,到头来全是徒劳,是时候该思考一下这其中的玄机了。

    可这玄机到底是什么呢?难道只有我看不透,而旁观者都能看得明净?我急切地问道:“如果当将军不靠上阵杀敌,那靠什么?”

    吕蒙回答说:“权谋。”

    权谋?一直以来我最嗤之以鼻的就是权谋,它让争名夺利的丑行变得冠冕堂皇,让铁证如山的事实变得模棱两可,让华而不实的奸人变得威风八面。我倒是认为人世间正是因为有了权谋才让本来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了。

    我情不自禁地说:“在我看来,权谋就是故弄玄虚。”

    吕蒙似乎心中早有料到我会作如此反应,他说道:“甘兄自投东吴以来,灭黄祖,破夷陵,镇守江夏,又三拒关羽,论此功绩朝中能有几人敌?”

    吕蒙又急着补充说:“江东稳固,百姓康裕,甘兄功不可没,但为何还是不受重用?这正是这权谋二字作祟啊。自孙策数诣贤士张?以天下计,始出江都,一路披荆斩棘终于奠定东吴基业,这期间辅佐孙策的旧部必受恩泽,周瑜、程普、黄盖均在此类;孙权承兄遗志巩固江东,然政权新立,急需解决与荆、扬二州原有势力的矛盾冲突,其方式可谓恩威并施,威且不说,恩便是加官进爵,无功而禄。”吕蒙说道这里语气颇有些咬牙切齿,“如今江东尚文之风甚于尚武,正是锦绣文赋满堂彩,血染征袍无人知。舞文弄墨,曲意逢迎的执笔小吏们,犹比不惜死命的将士们受宠了!而你既不是孙策老臣、又不是荆扬权贵、也不是文人雅士。更为甚者,甘兄还曾效力于刘表、黄祖。试想一个外来降将,又不沾亲带故,难道要指望主公能一视同仁、赏罚分明?”

    我一时无言以对,心中转瞬凉了半截,原来自己多年的苦劳、功劳都作了徒劳。

    吕蒙说:“现在明白这个道理,亦不算晚。譬如说鲁都督,近年来一直有意拉拢你。”

    我打断吕蒙的话问道:“鲁公有意拉拢我?真有此事?”

    吕蒙笑道:“千真万确,恐怕只有甘兄你一人浑然不觉了。自投奔东吴以来,领兵作战从来都是靠甘兄你主动请缨讨来的,唯有鲁公一人屡次向孙权推荐你啊。”

    我低下头喃语道:“这么说来,是我不识抬举,辜负了鲁公的一番好意啊。”

    吕蒙心里早有定数,恐怕今晚我什么时候惊讶,什么时候折服都已在他预料之中。他观察着我的反应,又说:“当今江东各郡权贵骄奢淫逸,作威作福;文臣儒士搬弄是非,扰乱朝纲,每论及此事,鲁公与蒙无不痛心。惟愿与甘兄这样的英杰齐心协力,排除奸佞,扶危济乱!”

    我暗想这就是吕蒙此次找我的最终目的了,原来就是要拉拢我对抗异己。我素来是讨厌结党营私之类的事,但是与不劳而获,附庸风雅的人相比,鲁肃、吕蒙都是不折不扣的实干家。

    我回答说:“将军所言正合我意,宁虽不才,亦愿效犬马之劳。”

    吕蒙兴奋地握住我的手说:“如此甚好,眼下正有一场大战可让甘兄施展拳脚!”

    “愿闻其详!”我说道。

    吕蒙平稳了一下语调说:“近来庐江太守朱光奉曹操之命军屯皖城,种植稻谷。若收获一年,皖城粮草充备,不易攻取,若收获数年,势必养虎为患。依我看来,应在稻谷成熟之前拿下皖城。而这正是甘兄建功立业的绝佳时机!”

    吕蒙越说越兴奋,索性站起身抱拳说:“明早我会向主公献此计,再力荐甘兄为升城督,只要你我二人联手,功成名就指日可待!”

    我心中大喜也起身施礼道:“蒙将军不弃,宁感激不尽!日后必不忘将军知遇之恩!”

    吕蒙爽朗地笑着说:“甘兄言过其实啦,知遇之恩我受之不起,蒙惟愿今后你我互为唇齿,齐心协力!”

    吕蒙乘兴说:“来,你我共饮此杯!”言罢一饮而尽。

    实话说,同为喝酒,但是与喝闷酒不同,这样痛快的饮宴才让我倍感酒中的甘甜滋味。

    后来的絮谈我已记不得,夜回自己的帐中时,昏昏沉沉的脑子里也只是循环往复地幻想着功成名就所带来的喜悦与荣华。。。

    翌日,事情正是按着吕蒙的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孙权同意了尽早攻城的意见,而且也同意了吕蒙力荐我为升城督之事。显然孙权在回应这件事时,还是迟疑了片刻,虽不知道他在迟疑什么,但我心中知道,若不是吕将军举荐,和当时鲁肃的附和,恐怕孙权实际上是另有人选的。

    这也让我着实参悟了一个道理,原来再劳苦功高也终究无法逾越主公心中亲疏宠责的准绳。

    五月望,连日大雨,江河暴涨,我与吕蒙为先锋部队,蒋钦、潘璋殿后,孙权自领周泰、陈武、董袭、徐盛为中军。三千吴船浩浩荡荡直指皖城。

    我立在船尾,手把栏杆极目远眺,大大小小的战船比肩接踵,漫过天际,如此强大的阵容,足以激发我心中那种波澜壮阔之感。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不得不说,东吴的舟师可称得上是天下第一,我凭着对“吴越战船制法全谱”的图解,识别着眼前的每一条船,艨艟、斗舰、楼船、飞云、盖海、赤龙、驰马、长安、大舶、大?、青龙战舰、晨凫,但凡能叫得上名号的战船是应有尽有!

    这显然不是一次秘密的行动,倒更像是一场耀武扬威的水上阅兵,所以我也不会奢望此次征讨会给皖城守将一个措手不及。而实际上,太守朱光早已探得消息,一面使人往合淝求援,一面巩固城墙,调兵部将。

    如此一来,朱光是摆明了要顽抗到底的,吕蒙遂与我私下商量:“我听说皖城内守军三千,城墙坚固,壕宽堑深,粮草齐备,落石流矢,一应俱全。而你我所带之兵亦不过五千,硬攻必伤亡重大,依我之见,不如差军士筑土山或造井阑、冲车用以攻城。”

    我回答说:“将军与我为先锋部队,绕过和州,直奔皖城,本就是为了争功抢先。当下曹军坚守不出,不日合淝救兵又至,而造井阑冲车皆需时日,必误军机。况数日之后,三万吴军皆至,破城之功恐难为你我独享了。”

    吕蒙似乎有些心动,但还是辩驳道:“守军三千、我军五千,若要强攻可有胜算?”

    这样的问题从来是不好回答的,战局瞬息万变,如何能预测得准呢。

    我没有表露出为难的情绪,说话时也不知哪里来的勇气,我用了一种连我自己都惊奇的那种慷慨激昂的语调和吕蒙说:“我军虽只五千,但各个精锐轻壮。今日初来乍到,士气正盛,正可与皖城守军鏖战一番。”

    吕蒙还是犹豫不决,我又说:“明日拂晓我便率军进攻,将军可于远处观瞧。日落之前,宁不惜一切代价,势要拿下皖城。”

    许久吕蒙终于抬起头,正像每个赌徒在孤注一掷前都要努力放松自己的意识一样,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再缓缓地呼出,最后郑重其事地说道:“明日三更造饭,四更全军进攻,到时蒙亲自为你擂鼓助威!”

    我一时不知用何种方式才能表达我的感激之情,面对这个小我十几岁的将军,实在不知用什么礼数比较恰当。

    吕蒙倒也不见怪,察觉了我的窘迫后,直接摆摆手说:“甘兄不必多礼。”然后凑到我的耳边道:“只是从明天起,我吕子明和五千将士的身家性命,就全交给你了。千万不要辜负我的期望啊。”

    我深感此话的分量,一字一顿地回答道:“必不负将军重望!”

    辞别吕蒙后,我将翌日攻城之事传令全军。杨胜、王遵又与我回到军帐中,三人坐定,杨胜坦言道:“皖城虽小,可城高水深,敌我又兵力相当,实在是易守难攻啊。”

    我叹了口气说:“若合淝援兵至,后果更不堪设想。”

    王遵道:“那咱们也可以等东吴大军来啊,到时三万将士一齐进攻,破皖城又有何难?”

    “你说的是没错,只是。。。”我迟疑了一下,思忖道要是告诉王遵这一切都是出于我个人的私心是否妥当。按说这已是心照不宣的事,先锋部队摆明了就是为抢个头功,吕蒙知道,想必杨胜也知道,整个先锋部队十有*都知道,可偏偏王遵想不透,我该如何解释呢。。。

    此时杨胜替我解围道:“先锋部队若畏首畏尾,不思进取,岂不为他人耻笑?主公孙权此次行动志在攻取合淝,咱们身为前部,连皖城尚不能扫平,其颜面何存?”

    王遵又似恍然大悟地点点头,连称道:“有道理,有道理。”

    我正暗想着杨胜此番话倒真是冠冕堂皇,他又转过头问我:“明日之战,宁可有良策?”

    这话问得我毫无底气,只好回答说:“暂无良策,目前设想就是明朝一鼓作气,登城杀将。”

    杨胜有些掩饰不住内心的失望,许久没再说话。王遵憨声道:“我倒是觉得这个计划不错,它越简单越容易实行,从军打仗这么多年,还是直来直去比较痛快!”

    沉默片刻后,杨胜提议道:“现在军中马匹甚少,骑兵只有五百骑。不若明天你领步兵直攻城南,我带那五百骑兵绕道城后,看看那另外三道城门可有虚守之处。就算没有,亦可充作伏兵,分散曹军兵力,挫其锐气。”

    “如此甚好。”我将手分别按在两人的肩膀上说:“你二人与我从征三十余年,福未多享,苦没少吃,我虽不言,心自有数。明日将是一场恶战,还望你俩尽心尽力,若能攻破皖城,便是咱们出头之时!”

    两人互视一下,又齐声应允。而我忽然感觉到,其实所谓的心安,它甚至可以源于和实力不相干的地方,比如说,来自于兄弟间一个坚定的眼神,或是一个勇敢的承诺。

    眼看天色将晚,杨胜、王遵遂起身告退,而我也熄灯早早入睡。

    人有时就是这样,当荣耀、利益就摆在面前时,往往就容易忽视自己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就像年轻人与生俱来的不朽感,肆意挥霍青春,却从不担心即将到来的衰老,和无法阻止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