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青干班学员(中)

大虚无痕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书迷楼 www.shumi.la,最快更新官僚最新章节!

    ps:

    感谢 wlwlwl、尊称人字、哲先生等同学的月票。感谢最爱大傻子、飘渺长白山、长空无形、zjzhulei等同学的打赏。

    听了几天课,大家都有一个印象:“党校的老师真敢说啊!”

    有一课是《*思想基本问题研究》,主讲人是一位中年副教授,姓l,先是介绍了*思想的科学体系,即以马列世界观、方法论为核心,由很多关于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构成的思想体系。

    在这里,l教授特别强调“正确”二字,意即没包括某些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荒谬的理论。

    然后,讲到太祖晚年的错误,l教授道:“老人家晚年犯了很严重的错误,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为什么会犯错误呢?l教授认为:有认识上的原因;主观上的原因;客观上的原因,甚至还列举了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仇父情结”。太祖自己就说过,自己从小对父亲就有一种反抗精神,有一次父子俩搞翻了,儿子以跳井相威胁。最后被逼着下跪认错,也只肯单膝下跪,理由是另一只膝盖是用来跪母亲的。

    在大家的笑声中,l教授又分别列举了曾经长期在太祖身边工作的秘书们对太祖的分析和评价,其中最有名的是李某,此人最先被打成反党分子,后来官至中组部副部长,对太祖的错误,李某的反思是最深刻、最彻底的,也敢于直言,在国内外名气也很大,当然。也是个让某些人头痛的主。

    李某认为:太祖晚年的错误,有六方面原因:1、国际共运的冲击;2、小农经济思想;3 、现行体制障碍和封建*主义;4 、传统文化的负效应;5、个人崇拜和标新立异的心态;6、狭隘的经验主义和实用的教条主义。

    l教授又补充了自己的观点:一是老人家晚年调查研究少了,对国情认识有偏差;二是受历史传统影响太大,过于酷爱传统文化;三是受国内外形势和突发事件(如赫鲁晓夫清算斯大林、“x副统帅”叛逃等)影响干扰;四是与浪漫气质和性格特点有关。

    l教授还举了不少例子,有些是大家听过的,有些则没有听过。也不知他是如何得来的?可靠不可靠?

    这是胡晨阳听到的对太祖评介最全面、最透彻的一次。

    课堂上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l教授讲课时,进来一个中年人,大概也是党校的老师,小声跟l教授耳语了一下,然后,l教授说:“同学们。给领导当过秘书或者从事过文字秘书工作的请举手?”

    结果,包括胡晨阳在内。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员都举了手。

    那位老师数了一下,出去了。

    l教授这才说:“没什么,就是统计个数字,写论文或许用得上。”

    有意思。

    课后,大部分人都说l老师讲得好,也有人摇头:“故弄玄虚。太祖犯错误。跟‘仇父情节’有什么关系?人老了,糊涂了,都会犯错。”

    还有人说:太祖晚年最大的错误。当然是“文-革”,但即使是“文-革”,出发点还是好的。

    ……

    第二天,f老师讲《邓小平基本理论研究》,概括为“一三一”:

    一个主题:有华夏特色的社会主义。

    三大主要理论:初级阶段论、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第三论”其实课后有人质疑:现在本质上真是社会主义吗?

    一个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三个有利于”。

    f老师特别强调:实事求是有三个层次:浅层次叫“讲真话”;中层次叫“求规律”;深层次则是“求规律和为人民的统一”。

    这个“三层次”论,让胡晨阳觉得很受启发!看来,政治家能做到“讲真话”(比如庐山会议上彭老总就敢讲真话)还只达到第一境界,得达到“求规律和为人民的统一”才行。

    或许,这正是小平同志的伟大之处吧?

    f老师还提出:邓小平理论也是有局限的:一是没完全搞清“剥削”这个问题。所以,对于一些极端的剥削问题如“血汗工厂”,我们比较好干预,但对于不那么极端的剥削问题,我们不知道如何解决?二是没有超出经济领域;三是概括社会主义本质尚缺乏实践基础。

    “缺乏实践基础”这个说法很有意思,也印证了前面的疑惑:“你说现在本质上还是社会主义,你证明给我看看?”

    最后,f老师自己也很谦虚:“我说得不一定对。现在很多问题下结论为时甚早,需要实践检验。毕竟,改革开放和建设有特色社会主义,都没有先例啊。”

    ……

    老师给青干班学员讲课,这个叫“听小课”,还有一种课叫“大课”,就是邀请相当级别的领导、专家、学者给全校师生讲课,这个很受欢迎,机会也很难得。

    今天请来了一位学者,姑且称之为“t教授”,主持人介绍说:“t教授是美国著名华人学者、评论家,现任美国克莱蒙亚洲研究中心主任。”

    后来,听了他的演讲得知,t教授居然还曾经是国内一位下放知青,在东北吉林读的大学,八六年以后去的美国。

    t教授的演讲题目叫《美国市民及市民文化》。

    t教授一开始就提醒大家注意他的穿着打扮:“你们注意到没有?我穿着蓝色的衬衫,却打了条红色的领带?在美国,共和党人的颜色是红色的,民主党人的颜色则是蓝色的,我这个打扮,就是美国市民基本的心态:我认可你共和党,但也不排斥民主党,我对你们二个党都抱有一定的希望。谁表现好,我就投谁一票。”

    这个开场白有点意思。

    t教授还很自豪地说:“我原来一直以为,我们这些出国多年在美国搞文化研究的人,比美国人懂华夏,比华夏人懂美国,对吧?但是。我现在又有新的认识:有的美国朋友告诉我:他认为我甚至比美国人更懂美国。这让我有些‘受宠若惊’了,要知道,美国人的性格,对朋友,他是不说假话的。”

    听到这里,大家都笑。

    t教授接着道:“后来我就琢磨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会比美国人更懂美国?我想。还是因为文化的关系。因为我们有双重文化的观照,我们有一个求实的思考。我们把我们在华夏的经历,把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把我们对世界认真观察和分析变成学术的一部分,尽可能客观地思考,上升为理论,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比美国人更懂美国,更看清他们的优点和不足。”

    随后,t教授从二十五个方面介绍了美国市民(公民)的品格和文化。确实了解得很深,很透彻,他还强调:美国市民,就是美国公民。英文,公民与市民是一个概念,而在华夏文化里,公民与市民有不同的区分。

    关于华夏与美国的关系,t教授的观点与华夏官方的观点竟然高度一致:两国关系已经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好也好不到那里去,坏也坏不到那里去。妖魔化华夏或者妖魔化美国其实对双方都不利。

    t教授讲到: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太祖就对美国驻中国大使馆的政治参赞和秘书谢伟思、戴维斯说过,如果美国和延安合作,中国可以全面开放,对美国投资给予最优惠待遇。所以说太祖的开放思想比高祖还早40年。但历史没有给太祖机会。

    最后是提问时间,有人提到以色列问题,t教授谈到:犹太政治集团影响了美国外交决策。犹太人有五六个全美国的组织,非常团结。他们还有很多基金会,各司其职。他们有的基金会,重点资助、培养犹太青年研究国际问题,将来可在国家决策上发挥作用。有的基金会专门作游说和培养支持民选官员,如果有一个市长在地方很有政绩,明年要选或者是几年以后要选国会议员,这个基金会现在就已经在资金上支持他了,他们的眼光放得很远。

    也就是说,在美国,最重视“后备干部”的,是以色列人!

    ……

    过了几天,又是大课,这回是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洪亲自上阵,题目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三个代表”,民间戏称“戴三个表”。

    李洪讲到: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始于太祖,成于高祖,发展于某某同志,也就是现任总书记。

    三代核心,尽在一语。

    校长讲课也曝料:某前总书记当政时,曾经准备取消政府各部门党组,这个十分危险。

    李洪讲到:改革开放,尤其是xx同志执政这十几年来,华夏一没战乱,二没动-乱,三没内乱,是发展自己的最佳历史时期,虽也有风波,但一一化解,期间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申奥成功。都是大喜事,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意识乃至执政艺术大不同以往。

    很乐观!

    听了李校长的讲话,胡晨阳有个感觉:李校长太乐观了,在他嘴里,当今华夏就跟宋晴儿在一首歌里唱的那样:“赶上了盛世咱享太平”。

    似乎少了一点忧患意识?

    也不知李校长是不是自己也觉得一味歌功颂德有些“单调”?就又曝料:最近有一本新书,叫《落日的辉煌》,你们要找来好好读一下,这本书的出版,是有特殊背景的,是总书记在与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谈话时,特意提到清代“康乾盛世”,总书记认为:从世界眼光看,康乾已经落后于世界潮流了。正是在“康乾盛世”的同一个时间,在地球的另一端,工业文明正在萌发,资产阶级革命正在进行,思想启蒙运动正在蓬勃发展,而华夏则由一个洋洋自得的天朝大国急剧地坠入落后挨打的境地而一蹶不振。

    胡晨阳的理解是:总书记本人对所谓“盛世”是有清醒认识的,只是,下面有人一味要描绘出一个所谓“太平盛世”啊。

    有意思!

    下课后,胡晨阳回到房间,同寝室的学员姚大庆说:“听得我想睡觉。”

    后来,又来了几个同学聊天,大家谈到一些社会现象,结合“太平盛世”之说,有同学道:“什么‘太平盛世’?不说别的,老百姓看病就越来越难,我们*如果连医院都管不好,怎么谈执政?”

    ps:这一章已作修改。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以后,作品中将尽可能不提真实人名,用“太祖”、“高祖”或者“总设计师”代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