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沉默的英雄

睿士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书迷楼 www.shumi.la,最快更新烈明最新章节!

    能参与到此次军议的众人,都是山东军政体系的中坚人物,除了岳锦峰、仇泽等武官统兵在外,几乎可以说是囊括了目前山东最顶尖的人才。但听到襄阳陷落的消息,众人的脸上无一例外都显现出忧虑之色。

    杨廷麟恨恨的一拍桌子,“杨文弱误国,统帅十余万精兵,四面围困,竟能让流寇脱身而出,反而一举袭破襄阳,这两年来积攒的军械、粮草、饷银,不都白白的便宜了乱贼吗!”

    众人无言以对。张献忠袭破襄阳之后,声威大震,而官军的包围圈彻底宣告失败,各部一时间都陷入到一片慌乱之中。左良玉统领两万精锐,畏畏缩缩不敢救援襄阳,害怕杨嗣昌责罚,已经偷偷的率兵回到武昌府。陕西副将贺人龙引兵后撤,河南副将陈永福领兵退回开封驻守,四川兵马也慌忙退入蜀中,杨嗣昌精心布置的包围网不复存在。

    前段时间,福王被杀,崇祯皇帝为此辍朝三日,向祖宗灵位泣血请罪。没想到,紧接着张献忠便再度让满朝上下为之惊恐不已,襄王被杀,崇祯皇帝在接到消息后,便当即昏厥在地,被就醒之后,一连数日不进水米、以泪洗面。

    一力提拔、信任有加的左良玉关键时刻掉了链子,让杨嗣昌又急又怒,再加上害怕来自于崇祯皇帝的责罚,退兵到沙市镇之后,便是一病不起,并且就此绝食。三月初,已一命呜呼。崇祯一朝的名臣。就此又陨落一员。

    平心而论,杨嗣昌的确是崇祯一朝有数的干才,但其人的性格却有着致命的缺陷,无容人之量,又好任用私人,事必躬亲,大小琐碎事宜都要亲自过问,用兵过于小心谨慎,战场但有变化,一定要拿到确凿的消息才敢做出应对之策。如此一来。便使得部下满腹怨言,坐失战机。

    崇祯皇帝的满腹怨气也随着杨嗣昌的忽然去世而烟消云散,想一想这些年杨嗣昌的不辞劳苦以及一系列的功绩,崇祯皇帝终究还是没有狠下心来追究他的责任。吩咐将其尸身运回故土风光大葬。并以丁启睿接替他的职务。继续负责剿灭张献忠。但此时谁都看得清清楚楚。流寇的进逼已经是无法阻止的了。

    不说别的,单说这统兵的督师,丁启睿的威望、手段相比较杨嗣昌而言。之间的差距太大,各省的武官如今已经都存了结城自保的念头,丁启睿想要调动这些骄兵悍将,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今大帅有何打算?”沉默了良久,赵光抃这才开口。

    “唯有静观其变!”朱平安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崇祯十四年和十五年,将是流寇迅速壮大,并逐渐转变为争霸天下的军事集团的两年。以山东目前的实力来说,和满清、李自成、张献忠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互相王承恩当初说过的话,目前来说,稳守山东、依凭江淮还是最为有利的发展态势。更何况现在正在逐步的控制朝鲜的局势,就算满清想有所动作,也可以以朝鲜、皮岛为跳板,出动兵马威胁其侧翼,使得满清投鼠忌器。

    看着众人都忧心忡忡的样子,肖元腾不失时机的说道:“大帅,此次回来复命,李都督还命学生带回来一个人,说是请大帅务必见上一见,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来者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汉,虽然换上了一身棉布的衣衫,但面上的沧桑之色却是无论如何也遮掩不住的,面颊上的沟壑纵横以及眼睛中流露出来的复杂神色,也让众人对其身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人名唤石全斗,是学生在朝鲜平安道带人勘探矿产时无意中发现的,平安道中从辽东逃难而去的汉人数量很多,这些年,从皇太极建立汉军旗之后才有所减少。”

    肖元腾转向石全斗,“这便是如今的登州总兵,我家朱大帅……!”

    肖元腾的话音未落,石全斗却径直跪在了朱平安面前,依然是泣不成声,“小人石全斗,隶属于兵部职方司谍探营丙组,今日,今日终于回到大明,特来向大人复命!”

    “兵部职方司!”在场的众人都是一愣,此人居然是兵部的探子,怎么会流落到了朝鲜。

    朱平安也是心头一震,吩咐肖元腾将石全斗搀扶起来,又命人搬来椅子和热茶,让他坐下回话。

    石全斗显然是激动的不能自已,好大一会功夫,这才慢慢平复了心情,从怀中摸出一块陈旧的腰牌,肖元腾接过来,双手奉到朱平安的桌案上。

    朱平安仔细看了看,却又是吃了一惊,因为年代久远,腰牌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但其中兵部的引荐却还依稀能够看得出来,其中的竟然还记载着“天启五年”的字样。

    “大人容禀,谍探营组建于天启四年,隶属于职方司直接指挥,,丙组便是派往辽东关外的所有人马。一共有五百三十二人,小人在其中担任副都统,都统为职方司的员外郎郭东来……!”

    此时,站在朱平安身侧的郭追忍不住身子一颤,双眼瞬间变得通红。

    “天启五年的时候,兵部将丙组谍探分批送出关外,其中大部分是以商贾的身份混进去,另外一些便是投靠在关外的亲眷,由此潜伏下来。丙组在关外的行动便是向辽镇和朝廷提供有鞑子的各种消息,便于朝廷审时度势,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鞑子兵马的调动情况,以防范他们的入寇和扰边。”

    “天启六年和七年,丙组不断向关内输送大量消息,辽镇将领因此才有了‘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

    石全斗虽然说得轻描淡写,但众人却是悚然而惊,没想到当年袁崇焕最令人推崇备至的两次大捷,竟然都是在这些兵部探子的帮助下取得的。

    大明向塞外和辽东输送谍探,这是早已有之的,包括锦衣卫也曾向关外输送过暗探,但由于汉人在这些地方很难扎下根来,被异族所接受,因此成效甚微。但石全斗所说的分明便是兵部精心策划的一次大规模的、有计划的向关外输送情报人员的行动,为何在天启一朝的历史上却没有留下一丝痕迹呢?而兵部似乎对这次行动也是一无所知,就像是赵光抃和杨廷麟,也都曾在兵部任职,兵部又何时有过谍探营这个部门呢?

    “那你为何不留在关外,却又为何到了朝鲜呢?”朱平安满腹疑惑的问道。

    一句话说的石全斗的眼泪又夺眶而出,似乎是脑海中又出现了什么可怕的景象,整个身体都因此而剧烈的抖动起来。

    石全斗紧握着双拳,“天启七年,老奴酋身体状况恶化,或许是察觉到两年之内战事不顺的原因,开始对关外的汉人进行清洗,期间屠杀了十余万汉人,数十万的汉人不得不背井离乡,迁入关内。丙组的势力也在短时间内受到重创。五百三十二名兄弟,撤出来的时候只剩下一百多人,而此时,皇帝陛下驾崩,我等退往关内的道路又被封锁,无奈之下,我等只好退往朝鲜。到达朝鲜的时候,只余三十多人,其他人全部死在了路上,连个尸骨都没留下。”

    “那留在关外的人呢?”朱平安听得惊心动魄,万万没想到在当年,已经有这些战斗在秘密战线上的无名英雄在抛头颅洒热血。

    石全斗叹口气,“哪里弄得清楚呢?当年的形势乱作一团,大部分人应该都死在了屠杀中,还有一部分人即使能活下来,估计也都成了鞑子的奴隶,生不如死啊!”

    就在众人唏嘘不已的时候,朱平安身后的郭追却突然开了口,“那丙组的都统郭大人如何了?”

    石全斗一愣,却忽然间变得激动起来,双眼中冒出悲伤和愤怒的火焰来。“我等从鞑子京城中撤出来的时候,已经被鞑子的暗探盯上,一路追杀,郭大人为了掩护我等撤退,亲自带着几名兄弟断后,我,我,我亲眼看着他被鞑子的战马撞倒,被……!”

    石全斗说不下去,用拳头猛锤自己的胸口,显然是对当日里看到的情形自责不已。

    “当日里应该是我留下断后才是,我一个老头子,还有什么割舍不下的。郭大人年轻有为,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家中还有贤妻幼子,日后前程不可限量……!”

    石全斗还没有说完,呆立在一旁的郭追已经是口喷鲜血,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这下可是将朱平安等人给吓了一跳,连忙扶住郭追,又吩咐都司衙门的医官迅速前来。一番抢救之下,郭追总算悠悠醒转。

    刚一醒来,却是茫然的看看朱平安和众人,顷刻间放声痛哭,嘴里还在自言自语,“终于找到父亲了,可连尸骨都没留下,我该如何向母亲交代啊!”

    石全斗却是一下子愣了,猛地抓住郭追的双臂,“你是郭大人的公子?”

    郭追边哭边点头。

    石全斗却用膝盖向后退了两步,以头触地,怦怦有声。“小人未能保护大人周全,反倒让郭大人为我等丢了性命,此生不能报答万一,来世做牛做马、结草衔环,一定报答郭家大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