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陆建章

枯树倚藤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书迷楼 www.shumi.la,最快更新重生民国之烽烟最新章节!

    十月八日,已经占据了徐州城的韩争,在收到北方正式任命之前,忽然收到来自段祺瑞的一封电报。

    若是仅仅是一封电报,并不足以让韩争吃惊,但是电报上的内容却是让韩争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在这封电报上,袁世凯忽然任命手下的陆建章为徐州军政首脑,接收徐州,整顿地方糜烂的安排!

    这个消息太过突然,纵使是韩争已经有了准备,在自己拿下徐州之后,北方很有可能会有所动作,但是却没有想到会这么快,而且竟是想把自己的所有努力统统毁掉!

    但是不管北方如何想的,但是对于韩争来说,虽然已经有所准备,但是并不意味着自己甘于把到手的肥肉就这样吐出来!

    自己在这里费心费力,打生打死的,在付出不小的代价之后,这才把张勋的辫子军赶出了徐州,没想到自己螳螂捕蝉,袁世凯竟然来个黄雀在后!

    因此,韩争虽然无法直接反对,但是却是在思索着接下来的应对。

    当时这封电报是晚上发过来的,韩争这几天实在是疲惫之极,不仅要全力处理本地的事情,还要和本地的一些乡老和大户之间周旋,要想稳定徐州地界,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动作,下面关于驻军和安排行政人员的事情都要韩争过目,一些利益分配等都不简单,弄不好就会把刚刚稳定下来的徐州局面再次糜烂。

    同时,还要安排驻军,在把张勋赶走之后,追击残军的任务就交给了手下的二旅,同时又有部分军队接手张勋部留下的空白,而第一旅也已经调回了自己皖北的地盘,虽说自己手下的各个地方已经有自己的驻军,但是没有正规军在那里,毕竟不是很让人放心。

    因此韩争今日好不容易抽出时间,早早休息却是没有想到,晚上会接到这份急电。

    虽然卫兵之前曾经被韩争交代过,若是没有重大的事情,就不要打扰自己,但是当卫兵接到这封电报的时候,却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直接送到了韩争的手头。

    韩争这时候已经穿衣起来,外面还是漆黑一片,但是韩争看着电报上的内容,却是再也没有了睡意。

    在电报之上,段祺瑞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叮嘱韩争让让他对此事不必有所忌讳,更不要对陆建章此人客气,要是能够架空陆建章则是最好,要是不能的话,就把对方赶走也是可以的,上面自有段祺瑞为其周旋。

    韩争从段祺瑞的语气之中,已经嗅出了一些味道,看来就如自己设想的一般,北洋内部已经开始出现争权的矛头,也知道,自己若是拒不接令,顶多会遭到袁世凯训斥,若是让袁世凯采取实际的军事行动,似乎也有些困难,如此一来,似乎自己转圜的余地更大了些。

    但是韩争现在毕竟羽翼刚刚长起来,还不足以让韩争翱翔,而且陆建章毕竟是袁世凯这位大总统亲自安排过来的,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到袁世凯本人,即使自己抗命,袁世凯出于各种原因,很有可能放过自己,但是自己仍然需要有一个足够好的理由,让大家面上仍然和和气气。

    想到这里,韩争已经下定了决心,然后把电报扔到了火堆里,静静的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

    不知道过了多久,一直都是安静着的韩争忽然笑了一下,因为这时候韩争才忽然意识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敢于想着抵抗袁世凯的命令了,曾几何时,自己还是一个为了生存的小兵,这时候在不知不觉之中,自己已经慢慢走出了自己坚实的一步!

    就在这一刻,韩争心中涌上一股复杂的情绪,既然已经走到了今天,无论如何这次不能妥协了!

    要不然有这次,不定就会有下次,万一袁世凯想到自己安徽的地盘,到时候该如何自处?这次无论如何要表示出自己的立场才行!

    十月十日接近午时,袁世凯关于徐州一地的归属任命,正式下达到了韩争的手中,心中称赞了韩争为民请命,支持共和,无罪伐有罪的正义之举,是一功。

    但是在这同时,也责怪韩争擅自开启刀兵,令徐州和淮北一地生灵涂炭,生民遭殃,在全国一片大好的时候,出现这种事情,是一种不顾大局的表现,因此这次韩争是功过相抵,让韩争带着自己的皖北军在陆建章到来之后,把徐州防务交给对方,然后返回自己的就食之地安徽。

    不过,似乎是为了对韩争的补偿,在私下里却是派出了自己的亲信,向韩争的皖北第一师提供了三十万元的军费,和一千支步枪和相应的弹药,但是重武器却是丝毫没有,当然,关于徐州军械库和徐州被韩争收缴的地方财政也算是默认成了韩争的补偿。

    看起来袁世凯这次可是大方的很,但是比起整个徐州来,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这次第一旅已经返回皖北,只有第二旅的官兵停驻徐州维持下面的秩序,而徐州城中,却也是只有韩争的师部直属团和卫队共一千余人维持城内秩序,保护徐州城的安全,因此,这时候韩争自是没有人来商讨这件事情。

    但是当韩争下定决心之后,同时心中也已经想到了处置接下来关于陆建章的方法!

    为此,在接下来陆建章到来之前的时间里面,韩争也开始行动起来,随着韩争的布置,城中千余人按部就班的开始行动,不过这个过程中,韩争却是没有安排热把撒向徐州下面各地的第一旅士兵调回来,省的对方有了防范,而且韩争相信,就是自己手中的千余人,已经足够能做好这件事情!

    ......

    陆建章这时候还不知道韩争即将为他的到来而忙碌起来,在他心中,韩争是不可能敢于违背袁世凯的命令的,自然也不会怀疑到什么。

    这时候的陆建章,心中有些满足和得意,对于他来说,终于能够离开北京,有了自己的地盘,虽说以前自己跟在总统身边也算是风光无限。

    但是看到其他人都是各自有自己的势力,手中有权,就是袁世凯似乎都有些忌惮,这种事情,陆建章跟着袁世凯的时间长了,自是知道这一点。这陆建章的追求也开始变得不同了,一个随时能够被捏死的蚂蚁,不管如何风光,仍然惊惊颤颤,若是有了自己的实力,自然不会再担心哪一天主人不高兴,把自己按死了。

    估计袁世凯自己都没有想到陆建章此时的心思,要不然不知道会不会活活气死。

    不过为了表示自己忠于大总统,也为了不会显得自己这次吃相太难看,因此在接到命令之后,倒是忍耐了两天,和一些前来践行的那些同事们喝了两场,然后感受着那些人眼中的羡慕,这才有些昏呼呼的向徐州赶来。

    这一路上陆建章虽然急迫,但是毕竟不能把火车的速度提上来,只好坐着火车慢悠悠的想徐州出发,同时时刻关注徐州那边的动静,准备看着那些皖北军什么时候撤走。

    为了这次能够顺利构建自己的班底,防止一些意外发生,虽然陆建章不认为韩争敢于做出不明智的举动,但是小心总无大错。

    如此一来,陆建章还把袁大总统调过来的两千名士兵都带在了身上,毕竟这次明面上是说风了大总统的命令接收徐州,但是实质上和抢人家饭碗差不多,既然是抢人家饭碗,自然也要有人家反抗的意识。

    不过对于未来的规划,陆建章已经在心中想了无数回,早就打定了主意。

    一旦陆建章在徐州安定下来,到时候为了培养自己的军中心腹,袁世凯给自己的士兵当中的一些要害部门,自然是要动一动的,把这只军队彻底抓在手里。

    正所谓手中有权,心中不乱。

    其实这次跟随陆建章而来的军中部队,大多是各军在袁世凯的命令下,拼凑出来的,如此一来,里面的水分自然是不少,而且在军中又不知道被多少人掺进了沙子,关于这一点,陆建章心中自然有些准备,更加的不会完全信赖手中的军官们。

    跟随陆建章而来的,这是一个旅的编制,一千多人把整个火车都塞的满满当当,虽然这些士兵看起来大多是兵痞子,但是的却也算是老兵了,行军起来虽然看着乱,但是却是散发出阵阵的剽悍之气。

    接连数天过后,在十月十五日这天下午,一辆火车载着陆建章的雄心,终于缓缓的开进了徐州站。

    当陆建章的双脚踏上脚下徐州的土地的时候,陆建章在外人没有察觉的情况下,狠狠的踩了踩自己的脚下,这,就是老子的地方啦!谁他娘的知道,张勋那个老不死的和韩争这个二愣子打的欲生欲死,却是便宜了自己!

    想到这里,陆建章差点大笑三声,以此宣告自己对这片土地的所有权!

    士兵们陆续下来,陆建章舒缓了自己一番筋骨之后,这才远远的注意到一个身上穿着一身没有任何标志的军服,顶多二十三四年纪的青年军官在卫兵的护卫下,一脸笑模样的向自己这边走来。

    陆建章一愣,瞬间反应过来,想着自己得到的消息,知道估计这位就是传说中的韩争啦,还真是年轻呐,年轻到自己似乎都有些嫉妒了!

    只见这人走过来之后,也不见陆建章开口,就远远的对着陆建章抱了抱拳,然后敬了一礼,直接说道:“陆将军终于来啦?小弟可是等的好心急,这真如同久旱盼甘霖呐。眼看着接收徐州,但是没想到杂七杂八的事情如此之多,小弟还是年轻,许多事情没有经验,倒是闹出了不少笑话,大总统通知到我这边的时候,我才知道陆将军就要来了,心中想着终于松了口气,今天陆将军能到,我在这里也算是功德圆满啦。”

    接着就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一群记者,不时的按动手中的镁光灯,把韩争握住陆建章的手的情形拍摄了下来。

    陆建章有些目瞪口呆,没想到韩争如此热情,更是不适应这种闪烁在镁光灯下的感觉,以前看到袁大总统经常走在镁光灯下,自己心中多有羡慕,没想到自己也有今天,这次也算是满足了一个心愿,虽然不自在,但是心中却是乐意之极的。

    不过说实在的,不管是韩争说的是真是假,都有些让陆建章有些不知道这位眼前的年轻人是什么想法,为何如此表现,但是再想到这是大总统亲自下的命令,对方就是在布满也是不敢乱来的,想必对方也是想到了这一点,才会决定多一个朋友多条路,没有把关系闹僵的意思。

    “不过这样也好,省的自己还要教训这位小辈,平白让人看了笑话去。”陆建章在心里自语了一句,如此一想,脸上很快放松下来,然后涌现出一团团笑容,越发的光辉灿烂了。

    就在两人惺惺相惜,看似知己好友的时候,旁边却是忽然传来一阵叫嚣声,打乱了这时候的和谐,一时把这边的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那些记者更是向那边看去。(未完待续。)